观点 | 行业观点
世贸中心重建系列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人性化
文字整理:MYP迈柏 图片来源:2007年北京城市建设高峰论坛
现代一般性大规模改建并不关心步道行人体验,不在乎改善公共道路减少的重新配置,更对城市生活的空间改造项目中生机活力如何实现缺乏必要的考虑。这些不可避免会给建筑、城市本身带来创伤。而世贸中心重建工程则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效考量,它们将新元素注入旧城肌体,容纳记忆与休闲、生与死,以“尊重”的态度来重建这一场所。人性化设计有效缝合了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和疏离感,它引导世人见证着历史,又反省历史。在此,集体性记忆、感情共鸣蕴含其中。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复杂而具有挑战性,它更注重行者的心理体验。世贸中心重建之时,其困境之一在于建筑必须要处理好时间维度上的问题,即附着在物理空间中的历史记忆如何体现并表达。空间维度上,建筑代表某种规则和秩序,世贸中心重建表征着自由与和平的希冀和期盼,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重建中建筑形态和文化历史的契合和印证以及对未来展望的叙述成为重点。
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世贸中心遗址场所无论在历史文化还是经济发展都有着无穷无尽的价值。修建一个好的交通连接路径,既适合步行,又能够改善交通拥堵。曼哈顿街区尺度适宜,建设地铁和铁路作为通往曼哈顿下城的通道,南北向交通通达性好;东西向建立良好的零售、商贸服务系统,为市民白天和晚上活动提供保障。
二、开放性空间
世贸重建设计打造一个易进入、有吸引力、有识别度的综合性公园和开放空间系统,与外界相联。
建设高质量的开放空间是打造一座有活力之城的成功法宝,开放性有着某种特殊功能,空旷和具体的运动模式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元素散发出强大力量。“最高质量”的公园和开放空间不限于要有特定的面积,但要有足够完善的安全系统、足够的“场所精神“传递。自由开放的设施和活动,或宁静,或喧闹,或集会,或休息,低调而狂放。置身其中,柔软的绿荫,开放的场所,舒适怡人,人们可以放心的自我沉思、互动思考、投入交流和活动,通过沟通和参与完成自我成长和心灵调剂。在这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皆构成人物主体与空间交融的合成物,这类场所有形或无形间汇聚着某种“感性的力量“,既有缅怀、纪念,又代表着追求新生活的美好愿望。